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版已全面启动,根据合肥市教育局的要求,我校全体在编教师需要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和考核。此次培训共有30个微能力供老师选择,每个微能力有相应学分,教师根据自选的微能力,进入研修平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向学校提交能体现不同微能力的教育教学成果并参与考核。
第一阶段要做的是请各位老师对照30个微能力以及其测评规范要求和难易程度,自主选择相应的微能力(选择3-5个微能力,合计不少于20学分),填写表格后上报各教研组(东、西校区分别上报);第二阶段省工程办将选学数据导入研修平台后,教师方可进入平台学习,学习过程中提供相应材料进行考核。
请各位教师仔细阅读各个微能力的测评规范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微能力,利用防疫期间尽快填好表格上报,以便于学校统计上报。老师上报截止日期:2月12日。
特此通知。
巢湖市人民路小学
二〇二〇年二月十日
附1:微能力及学分
编号 |
维度 |
微能力 |
所属环境 |
学分 |
A1 |
学情分析 |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
多媒体教学环境 |
4 |
A2 |
教学设计 |
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
多媒体教学环境 |
4 |
A3 |
教学设计 |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
多媒体教学环境 |
4 |
A4 |
教学设计 |
数字教育资源管理 |
多媒体教学环境 |
4 |
A5 |
学法指导 |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
多媒体教学环境 |
5 |
A6 |
学法指导 |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
多媒体教学环境 |
5 |
A7 |
学法指导 |
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 |
多媒体教学环境 |
5 |
A8 |
学法指导 |
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
多媒体教学环境 |
5 |
A9 |
学法指导 |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 |
多媒体教学环境 |
6 |
A10 |
学法指导 |
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 |
多媒体教学环境 |
6 |
A11 |
学业评价 |
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 |
多媒体教学环境 |
7 |
A12 |
学业评价 |
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 |
多媒体教学环境 |
7 |
A13 |
学业评价 |
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 |
多媒体教学环境 |
7 |
B1 |
学情分析 |
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
混合学习环境 |
5 |
B2 |
教学设计 |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
混合学习环境 |
5 |
B3 |
教学设计 |
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 |
混合学习环境 |
5 |
B4 |
学法指导 |
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 |
混合学习环境 |
6 |
B5 |
学法指导 |
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 |
混合学习环境 |
6 |
B6 |
学法指导 |
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 |
混合学习环境 |
6 |
B7 |
学法指导 |
家校交流与合作 |
混合学习环境 |
7 |
B8 |
学法指导 |
公平管理技术资源 |
混合学习环境 |
7 |
B9 |
学业评价 |
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 |
混合学习环境 |
8 |
B10 |
学业评价 |
档案袋评价 |
混合学习环境 |
8 |
C1 |
教学设计 |
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 |
智慧学习环境 |
8 |
C2 |
教学设计 |
创造真实学习情境 |
智慧学习环境 |
8 |
C3 |
学法指导 |
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 |
智慧学习环境 |
8 |
C4 |
学法指导 |
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 |
智慧学习环境 |
9 |
C5 |
学法指导 |
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 |
智慧学习环境 |
9 |
C6 |
学业评价 |
应用数据分析模型 |
智慧学习环境 |
10 |
C7 |
学业评价 |
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 |
智慧学习环境 |
10 |
附2: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规范